長樂[四川省南充市長樂鎮]

長樂[四川省南充市長樂鎮]

長樂鎮位於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區東部、與區內會龍鎮、隆興鄉、南江鄉、馬家鄉毗鄰,是區內東部大鎮。距城區23公里,交通便捷,國道318線和省道儀北線穿越場鎮。場鎮距高坪機場17公里,距達成鐵路小龍貨運站21公里,距南廣高速公路南江路口5公里。長樂鎮位於高坪區東部,距區政府23公里,幅員面積28.54平方公里。海拔高度:308米。全鎮轄2個居委會,4個居民段,14個行政村102個社。全鎮總人口21916人,其中農業人口16214人,總戶數6228戶,其中農業戶數4644戶.公路四通八達,國道川鄂,省道南充、巴中、達川,縣道長樂、岳池,三大公路交匯於場鎮,有村道公路11條,共31公時,千人平均1.1公里。客貨車364輛,每日由鎮至重慶、渠縣、蓬安、營山、岳池、南充市等班車客運、貨運十分方便。全鎮社會總產值2.85億元,其中農業總產值達7750萬元,鄉鎮企業總產值達2.05億元,農民人均純收入2030元。

歷史沿革

長樂[四川省南充市長樂鎮] 長樂[四川省南充市長樂鎮]

今長樂鎮原名跳蹬場,民國初年,場紳李遇唐見該場禹廟山門石柱古刻:長樂千古,順慶萬年對聯;又廟前古柵上書有長樂鎮三大字,近場半里又有長樂寺古剎,更查驗磚瓦證知舊名長樂場,始立案易名,蓋宋時大鎮,明時尤為大場,經明末焚毀清季復興,遂忘,故名耳,今改之;民國十八年,長樂場戶口編制總計40甲,三千九百三十戶,人口2萬4千3百10人,系當時南充縣人口第一大鎮(東觀、西興並列第二名38甲);以上數據來源於《南充縣誌》民國18年版。

地理環境

境內地勢東南高、西北低、呈淺丘帶壩地貌,平均海拔319米。土壤以灰棕紫泥為主,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,季風氣候明顯,無霜期321天,平均氣溫17°C,年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。自然水源豐富,有一河四溪,螺溪河由東向西橫貫全鎮,磨爾灘水庫引水渠2條,自流及提灌面具8600畝,占田面具88%以上。土地肥沃,保水保肥力強,素有“川北魚米之鄉”的美稱,主要農產品有水稻、小麥、油菜、花生、生豬、禽蛋、蔬菜等。

經濟發展

鎮黨委、政府針對多年來增產不增收的現狀,找準了問題的關鍵在於商品農業發展緩慢。立足土地肥沃、水源資源豐富、距離區城較近等優勢,加大農業內部結構調整力度,大力發展優質高效農業,通過建基地帶動輻射‘三大’基地初具規模。水果實現產業化。引進成片栽植優質水果10萬株,高換老劣果樹2萬餘株,人均達20株,總產量超過415噸,50%的村水果已形成產業化。蠶桑形成規模化。集中成片栽桑3200畝,100萬株。改造劣桑300萬株,500萬株桑中60%實現良桑化,養蠶量上升到3280張。水禽專業化。以天府肉鴨為主的水禽專業已發展到18萬多隻,40%的村形成了規模飼養,50隻以上的專業大戶占農戶總數的30%。水產高產化。成片高產示範稻田養魚片發展23片,2200畝。蔬菜商品化。全鎮商品蔬菜面積達1500畝,總收入達到210萬元。通過該鎮加大豬、蠶、果、魚、禽、菜等基地建設力度,培植小康支柱產業,實現了農業總產值6118.2萬元。

強化基地建設,推進農村產業化進程。通過對基地建設力度的進一步加大,長樂鎮基本建成了豬、魚、禽、菜四大基地建設。生豬生產,主要是靠釀酒戶酒糟餵養。出欄肥豬9000頭,水產養殖以稻田養魚與工程養魚相結合,成效顯著,年產成魚350噸,中國農業部稻田養魚現場會在長樂鎮召開。開發螺溪河水禽養殖,年養鴨100萬隻,孵抱上蛋500萬株,人平養鴨100隻,人均增收80元。

鄉鎮企業快速發展,民營經濟活力增強。以招商引資為重點,快速發展鄉鎮企業。全鎮有鄉鎮企業363戶,民營企業35戶,新增固定資產達505萬元,全年勞務輸出達4500人,創收1400萬元。

長樂鎮下轄村:
跳墩壩村 石板坡村 柏樹林村 三板橋村 東廟子村 柳家溝村 白廟子村 長興溝村 三清廟村 紅岩洞村 白塔寺村 空洞坳村 蘇家橋村 回龍橋村

人口數據

(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)

總人口 19670
10358
9312
家庭戶戶數 6576
家庭戶總人口(總) 19083
家庭戶男 9994
家庭戶女 9089
0-14歲(總) 4639
0-14歲男 2578
0-14歲女 2061
15-64歲(總) 13488
15-64歲男 7022
15-64歲女 6466
65歲及以上(總) 1543
65歲及以上男 758
65歲及以上女 785
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8969

農業特色

該鎮將緊緊抓住已經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註冊“螺溪河”土鴨商標的機遇,把“螺溪河”土鴨這個頗具地方特色的產品做成一個知名的品牌,讓其走出四川,走向全國,真正形成一條推廣“螺溪河”土鴨的產業鏈條,以帶動其它相關產業的加速發展。同時,以全省百強協會——長樂鎮鴨業協會為龍頭,鼓勵更多的鴨農參加鴨業協會,帶動更多的農民去養鴨,使“螺溪河”土鴨成規模、成片地發展;抓住該鎮的水禽市場已被確定為“國家定點水禽市場”的機遇,發展一批養鴨大戶、行銷大戶,以大戶來帶動農民養鴨的積極性,從而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;積極招商引資,引進一批“螺溪河”土鴨的深加工企業,將“螺溪河”土鴨製成各種形式的熟製品,並運用先進的行銷理念來推廣“螺溪河”土鴨,以提高品牌形象,產生品牌效應;大力發展以“螺西河”土鴨為主的餐飲娛樂業,引導更多的餐飲業主來經營“螺西河”土鴨,爭取在長樂鎮建成“螺西河”土鴨餐飲一條街,吸引更多的“食客”來長樂鎮品嘗“螺西河”土鴨。

相關詞條

熱門詞條

聯絡我們